周清树,湖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湖理”)2009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曾任《新京报》深度调查部副主编,现工作于“今日头条”运营中心负责热点策划工作。
从河北到湖南,从长沙到北京,前一段是他的求学路程,后一段是他的职业轨迹。这个“大男孩”从中学时代起就热爱新闻,义无反顾。从实习生到记者,从记者到副主编,再从副主编到现在今日头条运营岗位,出发点很简单,就是因为喜欢。毕业13年,他对新闻、媒体的喜爱只增不减,只要认准了一件事,就会投入全身心,正因如此,让他在职业道路上收获了一道道风景。
结缘,走上新闻路
周清树,河北衡水人,中学时期非常喜欢文字和新闻,受河北《燕赵都市报》的影响,对新闻评论很感兴趣,“我当时对新闻的理解只有两样——评论和深度报道。”刚到湖理的时候,周清树天真的以为新闻就是评论和深度报道,后来随着课程的深入才慢慢对新闻有了系统的认识,知道除评论和深度报道外,新闻还囊括了很多其他内容。在别的同学都觉得新闻枯燥无味不好就业之时,周清树对新闻依然还保持最初的热情,他向校报、通讯社、广播站投稿,并且多次被校内媒体采纳刊登。不仅如此他还主动去寻找单位实习,为报社写稿,后来,专业课的老师也经常把他挂在嘴上夸赞,“周清树经常请假出去实习,对新闻的热爱可想而知了。”
理论与实操一手抓,实习与上课两不误。周清树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新闻的方法,在众多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不少老师的看好。周清树讲起老师时,也是十分感恩和感激,“他们是真正包容你、帮助你、赏识你的人。”他感谢徐小立、王锋老师对他的关心,感谢他们亦师亦友的存在,让他在毕业之后的生活里赶走了不少迷茫和困惑。他感谢杨树老师对他写作能力的肯定,让他有了被认可的成就感,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目标。如果说喜欢新闻是他成为媒体人的初衷,那么这群恩师对他的帮助,可以说是他坚定目标、实现目标的“催化剂”。
对于学生来说,看到一位业内人士肯定会提问,怎样才能够学好专业?“理论能指导实践,又能锻炼你的思维,实操也要进行,实操可以让你更像一个媒体人。”
“理论指导实践,能高屋建瓴的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指南。”周清树说道。他现在还保持着阅读专业书的习惯,毕业多年,有两本书他一直舍不得丢,一是《传播学概论》,二是《新闻学概论》。他把这两本书放置在床头柜上,睡前总会翻一翻,他认为这两本书上的内容对于他现在的工作依旧具有指导意义,他看重理论的指导性,觉得反复阅读之后总能悟到新想法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他也重视实习,学生时代的周清树在《洞庭之声》和《三湘都市报》实习过,相对于学校,实习单位对他来说是不一样的体验,他发现曾经的自己把新闻看得浅薄,直到置身其中,才明白一则优秀的新闻报道、一份内容精良的新闻报纸是需要大量的理论修养,在这个过程中,周清树明白了理论与实践在新闻学习中的重要性。
学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有赏识自己的老师,有志同道合的同学,大学对于周清树来说似乎没有过多烦恼。但多年以后,社会让他明白了一些事,“进了社会后,想要做好新闻工作,文字功底必须要好。可能只有生活教育了你之后,你才能想起当初在学校里的一些遗憾。”周清树追忆大学时光,并非没有遗憾——没能在图书馆多看些书。如《冰点03》、《南方周末报道精选》、历史著作等,他遗憾自己没能把书看全,遗憾那时的自己贪玩,总有些可惜和追悔。
周清树认为自己在校表现普通,只是出于对专业的热爱,比旁人多了些许动力,才可以做到今天的成绩。“成功和努力是对等的,在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是平凡的人,但总有人不甘平庸,因为热爱而去努力,因为努力所以成功。”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么不同,“自己可能比别人幸运了些,迄今为止做得事情,都是自己喜欢的,比别人更能吃苦,所以愿意努力,不怕努力。”
出发,成为媒体人
毕业后,周清树没有选择读研,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去到了《三湘都市报》实习,那时候媒体环境宽松,发展势头不错,没工作几年周清树就得到了较为可观的报酬,再后来他去到了《新京报》的新闻调查栏目担任深度报道部副主编之职。
“新闻调查要做深度报道,需要关注一些被社会遗忘的人,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感触,你不能和他们成为朋友,但是你可以给他们一些关怀。”周清树曾对“甘肃正宁县校车事故”进行过报道,那次报道他印象很深,为了采访失事司机的家属凌晨两点他还等在门外,每隔半小时给就给采访对象发一次消息,但是该家属始终不愿意接受他的采访。天气冷,他又怕错过采访机会,只能在门口干等着。终于在凌晨三点左右当事人的家属终于同意接受他的采访。后来他进行回访时,那位失事司机的妻子见他没吃饭,执意要送他一些自己家里做的饼让他带去路上吃。直到现在,那位采访对象还和他保持联系,女儿上大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会和他分享。不仅如此,他们部门经常会收到一些“礼物”——过去被采访过的人、受到过帮助的人送来的土特产。让周清树触动的是,“自己只是履行了本职,却能被他们记住这么久,这或许就是意义所在。”
从结缘到出发,周清树一步步深探媒体,此中并非没有困难,只是因为他的热爱,困难甚至变成了挑战,变成了一种享受和提升。
周清树曾经有一次出差,穿着短袖出发再次回到单位的时候已经需要穿棉袄了,三四个月只为做好一条新闻报道;有一次去到某地做“尘肺乡”调查时,几经风波写出了《一个尘肺乡的呼吸之痛》。现在,在工作岗位,他经常是公司最后走的人,经常把选题、表达方式等进行反复推敲、斟酌直至审定。他总是能从别人的定稿里发现几个错别字。他的同事们总觉得他“爱操心”,“我觉得这种爱操心挺不错的,做这一行就是要多操点心。”周清树说道,“我常常觉得自己天赋不够,需要比别人多做一些,对我来说,这些不足挂齿,只不过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罢了。”
周清树反复强调自己是幸运的,喜欢一件事并执着着,还能干成职业。可他并非没有焦虑。“你说让我不去羡慕那些赚得比我多的同龄人,那是假的,可是回头一想,有多少人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呢?所以我也很满足。”
周清树觉得,“现在这份工作为我带来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是由于自身职业的特殊,让自己看问题、想问题、做事情的方法发生了改变,我学会了如何去观察这个世界,学会了用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他笑道,“我对我的工作很满意,也很知足,只要想明白了就不需要在意别人多么多么好了。”
当今社会,很少有人可以把喜欢的事情学成专业最后干成职业,周清树就是这极少数部分中的一人。“学生时期也好,后来工作也好,我觉得一切都很美好,我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享受。我觉得一个人,一定要对事物保持喜爱,对生活保持活力,知足上进。”
南湖,永驻心间
有些事有些人如风过草原,不留痕迹;有些事有些人如人生初见,却历久弥新。
都说,离开校园很久之后,对校园的记忆会具体到一个人或者一件事。也许是学校的老师;也许是四年的同窗;也许是当初寝室夜谈的话题;也许是四年某一天里发生的一件糗事。。。。。。但在周清树的记忆里还有图书馆和南湖边令人流年忘返的风景。即便是毕业多年,周清树一有机会来岳阳总会悄悄地来学校看上一眼,看一眼满足之后又会匆匆离开。他反复说到自己遗憾学生时期没能常去图书馆,总希望自己能够回到校园多看几本书,或者考个研究生。
“有些事情,身在其中不懂珍惜,等到离开的时候才感到可惜。”周清树说这句话的时候十分感慨,他包含激情的祝福母校,“我希望我的母校,越来越好!希望学生仍不负韶华!希望能够在这个行业里见到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
往事历历在目,那些曾经习以为常的回忆随着个人成长变得弥足珍贵。周清树在湖南理工学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赛道,等到回首时发现所有一切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