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网新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湖理 > 校友简介 > 正文

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2022-05-01 18:48   

黄灯,女,湖南汨罗人,校友,1995年毕业于湖南理工学院原岳阳大学中文系,博士、教授,《我的二本学生》作者,曾就职于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与新媒体学院,现就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是“琦君散文奖”、“第二届华语青年作家奖”非虚构主奖、《当代作家评论》年度论文奖等多项大奖得主。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是和脚下大地黏附最紧的生命,是最能倾听到祖国大地呼吸的年轻群体。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我的二本学生》

全国有3005所高等学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们熟知的985和211院校只占100多席。二本、三本学生,以及专科职校生,他们作为中国更普遍更庞大的社会群体,“隐匿”在985、211还有“双一流”学生的光环下。1995级中文专业校友黄灯从自身15年的教学观察出发,出版作品《我的二本学生》。《我的二本学生》是一本非虚构作品,黄灯从教学日常写起,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和琐碎的职业体验,获得了大量学生群体成长的第一手资料。这本书折射出当下最为多数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并勾画出一批年轻人最为常见的成长路径,关注中国最普通二本院校学生的命运。

9月26日上午,记者与校友黄灯线上畅谈,一同回顾“岳大”时光,探讨二本学生的破局之路。

以下是黄灯教授的自述。

“看到”他们

很早以前我就跟别人开玩笑说自己要写一本跟学生有关的书。

我自2005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去了一所二本院校(广东F学院)当教师。从2005年一直到2019年年底,在14年的教学生涯里,接触了很多学生,让我有不少观察和体会。从我读大学到我学生读大学,这中间差了大概十年或二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的对比也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对比和变迁引发了我对“二本学生”这个群体的思考——关于当代年轻人命运的变迁以及现在整个社会的走向。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同时,现在高校扩招对学生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也是一个特别重要且值得研究和观察的,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很多方面的走向。我一直关注着这些问题,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的思考,后来才决定干脆就用非虚构的形式写出来。

2018年暑假,我便写出了初稿,2019年9月在《人民文学》发了一部分内容,后来在《十月》、《天涯》、《湖南文学》等刊物上零零散散把此书发了出来,今年8月,合集出版。这是整本书的成书过程,很快。

文章发表以后,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关注,但是,更让我意外的是有许多人非常理性地讨论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高等教育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很多孩子提供了读书的机会,提供了选择的自由,但不像我们计划经济的那个年代有一个兜底。在市场化经济的现在,那些底层的孩子、那些能力偏弱的孩子,他可能竞争力就弱一些,我们要怎么样才能给这部分孩子兜底,这是需要全社会力量参与解决的。

这本书出版以后,如果问最受影响的群体是谁,我还没有进行具体调查和研究,但是看到一些实际的影响和变化。

有一次,南京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和我聊天,她说他们很内疚,以前招人的时候只招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那些好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把目光放在二本学生的身上。她在看完了这本书以后,突然意识到还有这么一个群体没有关注到,她说以后单位招人时,会将二本学生纳入考虑的范围。听到这个消息我是最开心的,这说明这个作品已经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感觉欣慰,在这本书出版前,因为这个话题已经开始发酵,同样是湖南理工的一位校友,在看了我的文章后,特意和我联系,说想要跟我联合起来,看能否搭建一个平台解决一些二本学生的就业问题。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到很多单位特别渴望招一些好学生,他们并不是特别看重文凭,而更看重学生的能力,事实上,这就给二本的学生们提供了机会,也就是说,很多用人单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文凭歧视,他们之所以更倾向在985、211的大学中招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节约人力成本。他的设想是,他可以利用自己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和资源,高校的老师可以利用对学生情况了解的优势,两者对接,解决一部分二本学校里家境比较贫寒、有就业困难,但本身资质又很好的孩子的就业问题,一方面让优秀的孩子浮现出来,另一方面,又让想要人才的企业看到他们。当然,到底怎么实践,还没有具体的进展,但因为二本学生进入大众视野,引起了不同层面人员的建设性解决方案,这本身就显示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来时的路

第一次到岳阳大学是1992年。

我一直记得岳阳大学里有一栋特别高的房子,是一栋八九层的教学楼,在当时非常新非常大。现在这栋楼还在,我前两年回岳阳还去看过那栋房子。以现在来看,当时学校肯定是比较小,很紧凑的,就一栋教学楼,教学楼往前走有一个岔路口,一边是男生宿舍,再往后就是女生和老师宿舍。当年的我还很懵懂,对未来没有特别多设想。来到岳阳大学一开始不是很甘心,总渴望去到一些老牌大学,但也不能说自己高考失利,我们那一届高考难度很大,能考上岳阳大学也是我的正常水平。我想过复读一年,因为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在北京大学,当时就想要不要复读一年和她更近一点。但经过我综合考虑之后,还是觉得上岳阳大学就挺好的,然后非常安心地到了学校。可能就适应了两个星期,与同学关系也挺好的,这里老师也很亲切,于是我马上喜欢上了岳阳大学。

我读的是文秘专业,当年,中文系的老师教学都很认真,我们的教室离系办公室就两米,老师和我们无论是上课还是日常来往都很密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也有很多,当年邱绍雄老师给我们上当代文学史,我现在还记得他当时讲刘震云《一地鸡毛》的那节课,他上课风格幽默,将这本小说中那种曲折的人物心路历程讲解得十分到位;还有唐辉老师,尽管他上的是行政管理类课程,但却讲得丝毫不枯燥,很有课堂魅力;朱仁夫老师给人特别儒雅的感觉,当年我们并不知道他的学术成就,后来过了好几年我才知道原来朱老师那么厉害,那个年代的教授稀缺,他就是少有的教授之一。还有上英语课的符艳君老师,她年轻漂亮,性格温柔,我们都很喜欢她;还有黄去非老师,是我们班主任,刚刚从湖师大毕业,比我们只大三四岁,他书法好,经常在黑板板书一些字。当年的这些老师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了我以后的教书育人之路。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岳阳的一个纺织厂,1998年因为工厂接单受影响,我下岗了,没什么事做,我决定去考研,复习了七个月时间,1999年1月份参加了考试。我记得考场就在岳阳师范校园内,离当时的岳阳大学不是很远。如果当时在工厂的生活没有变化,我也许还是会有考研的想法,但到底能不能去考就很难说,如果工作太忙的话你会受到很多限制,不好复习。整体而言,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我很难设想人生之路的具体进程,不过有一点很确定,我对文学和创作的兴趣始终没有改变,哪怕在工厂,我也一直坚持看书和创作。

“二本学生”的未来

经常有学生咨询我,要想脱了“二本”帽子,是不是要去读研究生?

我认为读研还是看个人需求。如果你想深入学术,考研肯定还是必要的。如果仅仅是为了提升文凭,就要看你自己的选择。根据我现在的观察,研究生毕业后找到一份普通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考研的人群很庞大,在读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因此未来研究生的文凭含金量和现在本科文凭的含金量这之间的对比优势有多大就很难说了。就像我,其实我博士毕业的文凭含金量是没有硕士那么高的,因为我硕士毕业后就业的渠道会更广一些,但是博士毕业以后又过了三年,社会也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了,反倒就业环境没有那么好了。因此我觉得读研要看个人的情况,仔细考虑,不要盲从。

在我看来,对于二本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机会努力提升自己,觉得自己适合研究学术就去读研,觉得自己适合去社会上闯荡就去工作,这都是提升自己能力的方法。在毕业之后就放低姿态,只要有一个适合的岗位,哪怕是一个基层的岗位我们都可以从头开始干。因为现在的年轻人最缺乏的就是在社会上历练的经验。只要有机会,哪怕是很基层的单位,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现在的社会对二本学生普遍存在刻板印象,我知道有些人对这个群体有点标签化,比如说觉得他们能力偏弱。社会之所以有这种刻板印象,一般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像高科技企业,比如华为,他们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加上时间、精力和金钱等人力成本太高,并不允许他们仔细看每一份简历。为了节约成本,他们自然而然就把目光锁定在重点大学的学生身上。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首先是想办法让那些优秀的企业能够认识到我们二本院校里面也有优秀的学生,其次是学生们要自己发声,不要默默无闻,只有这个群体表达得多了,才会引起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关注,学生才有展现自我的机会。

从黄灯老师的自述里不难看出,她言语中对二本学生发自肺腑的关注,以及她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素养。相信本次采访会给所有在读或即将毕业的学生们带来很多启发,同时也重新对个人的身份与现状有了定位。学历固然重要,可是它并不代表一切,即便是不被大众关注的二本学生,其中始终存在很多综合素质十分优秀的学生。他们暂时被埋没,可就像沙滩上的珍珠,迟早会有机会被人发现一样,终有一天会变得光彩夺目,熠熠生辉。不能因一张学历文凭就否定自己,只有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才能真正打破社会对二本学生的刻板印象,毕竟,奋斗才能写就人生的底色,出生和文凭都只是点缀。